你知不知道,平均工资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你知道自己的收入,那你知道别人的收入是多少吗?你知道拿着这样收入的自己在当地到底是算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吗?那这就不得不讨论一下,你所在的城市平均工资是多少了,既然我们把平均工资当作一个衡量的标准,那么问题来了,平均工资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1. 什么是平均工资?
平均工资,是一项反映工资总体水平的指标,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不同于每一个人的具体工资水平。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2. 平均工资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解释一下: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同时,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统计平均工资等民生指标时,还会运用“中位数”统计法。“中位数”指的是将一组数据由小到大排序后,取出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这种算法的好处是,能够反映多数人的工资状况和收入的结构性问题。对比“中位数”,人们也很容易找到自己工资所处的水平,因而也贴近个人感受。
请大家注意哦,这是一项反应工资水平的指标,但是并不是涵盖所有人哦,比如自由职业者、小商小贩并没有被算在内哦。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